三百千中医
力挺中医


濒临灭绝的野生中草药

新知客

20世纪60年代,藏民用0.5千克冬虫夏草只能换来一包3角的香烟,但是现在,0.5千克冬虫夏草可要花上三五万才能买得到。像八角莲、杜仲、厚朴、野山参等30多种药用植物因为野生资源稀少而无法保证人们的正常需要。野生中草药濒临灭绝已经成为难以挽回的趋势。

即将再次灭绝的野山参

野生人参,即野山参,即将在人们的视野中消失。

野山参对生活的生态环境要求极为苛刻,生长在以乔木树种中为主,阔叶林或者针阔混交林的生物群落中,喜阴、怕光,光的强度和丛林的透光率稍有偏差就会碎尸万段。一个再生能力强、完整良好的森林系统是野山参存活的基本条件。从清朝到现在,我们所使用的野山参,都开采自东北的长白山区。近300年来,长白山作为野山参的唯一产区,连年采挖,储量和产量都明显减少。1981年,野山参年产128千克,1992年时年产已经不足10千克,现在年产连3千克都不到。

事实上,野山参在明代就曾经灭绝过一次,古代的野山参种质资源分布在河北及山西太行山脉一代,由于祖先对这里林木资源的过度开发,至明代,太行山的野山参已经绝迹。

2009年,吉林人参商会决定,用10年时间建立20处野山参原种基因库,以此拯救濒危的中国野山参。

迷踪30年的野生三七

三七是第三季古热带的残遗植物,人参属植物中最老的一种。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部,全国90%的三七都分布在云南文山州。但是,在文山州,近30年来,竟然连1株野生三七的个体都找不到。

三七赖以生存的原始森林在“大炼钢铁”时期遭受大量砍伐。生长在海拔1200~2000 的三七,随海拔的升高,产量增加。每年6月和10月开采,适应冬暖夏凉的气候,不能接受耐寒与酷暑。三七喜阴和潮湿,对光照和温度极为敏感,光照过强、会影响正常生长,但是它生长却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;发芽和萌发的时期,温度都不能超过20℃,否则无法成活,全球变暖对野生三七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。

分布地大幅缩水的半夏

曾经的野生半夏,除了内蒙古、新疆、青海、西藏没有分布之外,散见全国各个省市自治区。但是,1950年以后,野生半夏的分布逐渐缩小,只能在四川万县、湖北潜江、河南信阳、浙江盘安、山东临沂等10 个省市找到。

野生半夏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下,温暖湿润的地方,多在缓坡或者水沟旁见到它们。野生半夏生存环境的温度不能超过28度,否则就会出现倒苗,也就是发黄变蔫的现象。近年来,农田大面积 .垦,半夏也在田间、菜地和农田附近的荒地出现,这样一来,野生半夏很容易受到农药残留的污染。

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、化肥和除草剂的使用加大、全球气候变暖、过度采挖等原因,使得野生半夏难以再现1950 年以前“随处可见”的情景,现在我国野生半夏的储量只有约1340万吨。

野生甘草的蝴蝶效应

宁夏荒漠地区,野生甘草的分布地,正值甘草的收获季,可以见到几亩地上千人采挖的情景,每挖1千克的甘草就会破坏600平方米的植被,仅40多天,800万亩的草原防风固沙的能力消耗殆尽。野生甘草的濒危与水土流失之间的“蝴蝶效应”可见一斑。可以说,破坏野生甘草的生存环境就是破坏整个生态环境。

由于甘草既可以入药,还可以加入食品、化妆品之中,国内外青睐有加,滥采滥挖导致曾经的“百药之王”成为濒危物种,在宁夏荒漠地区,野生甘草的覆盖率从90%下降到零星。

在中国,像野山参、三七、半夏甘草这样的大宗野生药用植物有70多种。野生中草药无法同时面对林木砍伐、全球变暖、过度采挖、工业污染、大气污染等方面的问题,濒临灭绝成了它们无奈的自我保护方式。
本页访问量:7467 | 最后更新时间:2009-08-06 09:28:3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