烦是会意字,从页(xié),从火,"页"是人头。火性炎上,就是老百姓常说的上火,头为诸阳之会。烦的本意是发热、头疼。《说文》:"烦,热头痛也。"《灵枢·癫狂》:“厥逆为病也,足暴清,胸若将裂,肠若将以刀切之,烦而不能食,脉大小皆涩。” 其中的烦就是头痛的意思。
由于脑为元神之府,火气上冲头,起初可以出现发热、头疼,久而久之就会影响人的情绪、情感、精神。后来人们逐渐把让人为难、头疼的情绪也称为烦,但是前面大多加个心字,以区别于生理的烦。
《素问.脉要精微论》说:“夫脉者,血之府也,长则气治,短则气病,数则烦心,大则病进。"意思就是说数脉也就是心跳过快,表示心中有热,扰乱神明。《素问·刺热篇》:“心热病者,先不乐,数日乃热,热争则卒心痛,烦闷善呕,头痛,面赤,无汗。” 这里的烦专指心中热闹,后面用了头痛单指头部症状。《灵枢·厥病》论“风痹死症”云:...风痹淫泺,病不可已者,足如履冰,时如入汤中,股胫淫泺,烦心头痛。”五行之中,心与心包属火,肾属水。人与天地相应,正常的状态应当心火下降,肾水蒸腾,就象天气下降为雨,地气上升为云,往复循环。这就是所谓的水火即济,天地交泰,也就是《易经》中的泰卦。如果人体产生郁结就会导致上下隔绝不通。这些郁结有的是无形的邪气,有的是痰饮,有的是瘀血,久而成患。郁结的部位一般都在任脉上,有的在咽喉,比如梅核气;有的在胸中,比如胸痹;有的在心下,比如虚痞、结胸。有的在脐周,比如水气病;有的在关元,比如奔豚。就会使火气不降反升,熏灼头脑;寒水无法蒸腾,凝滞于下。热者愈热,寒者愈寒。这就是《易经》中的“否”卦。中医称之为“痞”。经脉郁结导致心中有热,上攻于头就是烦的内因。消散郁结,疏通经脉就是治疗烦的方法,也就达到了成语否极泰来目的。
烦的外因,一是由于暑热邪气外袭头脑,比如《素问生气通天论》:“因于暑汗,烦则喘喝,静则多言,体若燔炭,汗出而散。”治疗应当用辛凉解表,针刺风池、大椎疏散热邪,缓解疼痛。
二是处事繁杂纷乱,搅闹心神。在古代烦与繁同音同意,经常通用。比如:“小人不避其禁,故刑烦。”《商君书·算地》。“世浊则礼烦。”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。“列五王之德,烦烦如繁诸乎。”《大戴礼记·少间》。类似的词汇不胜枚举,比如:不厌其烦、要言不烦、麻烦、烦琐等等。《素问生气通天论》:“阳气者,烦劳则张,精绝辟积,于夏使人煎厥。”烦劳说的就是频繁过度消耗。中医诊断经常要分清楚是邪气实还是正气虚?有的人外界事务过多,突破了心理承受极限,导致人心中焦躁不宁厌倦,这是外繁导致内烦。是邪气实,应当适当减少应酬、工作。通过服药清解郁结在心中的毒火,也是积极有效地方法。伤寒论:“少阴病,心中烦,不得卧,黄连阿胶鸡子黄汤主之。”而有的人并没有做多少事情,但是心中总是也是焦躁不宁,这是心虚不能任物,是正气虚。中医称之为“虚烦”。治疗应当静养,恢复心气。《金匮要略》记载:“虚劳、虚烦不得眠,酸枣仁汤主之。” 《伤寒论》:“发汗吐下后,虚烦不得眠;若剧者,必反复颠倒,心中懊憹,栀子豉汤主之。”
躁是手足无措,不得宁静的意思。“躁,疾也。”——《说文》。“躁者不静。”——《管子·心术》。巽为躁卦,风火相扇,如同朱雀公鸡,急切好斗。现在临床常见多动症的儿童,他们坐不住,小动作多、惹恼同学、咬铅笔、咬指甲,不能静心听课,注意力不集中、东走西跑、忙忙碌碌。还有的孩子,晚上睡觉躁动不宁,在床上翻身调个,睡前朝东,醒来冲北,蹬开被子,床单都拧成麻花。有的还有入睡困难、流口水的问题。成人焦躁也为数不少,他们大多四处出击,狗揽八泡屎,整天忙得四脚朝天,但是对每个事情都无法保持持久热情。坐下来抖动腿,躺下来辗转反侧。有的手脚心烧灼不知道该放在什么地方。更有甚者,几近躁狂。情绪高涨、意念飘忽,莫名欣快,激惹暴怒和好斗攻击。和烦一样,躁本来是形容躯体症状,后来引申用于描写情绪、性格、精神。其本质大多也是由于内在心火,胃火。由于食品安全不能保证,摄入大量的含激素的动植物,再加上喂养不当、营养过盛,非常容易会导致儿童心火胃火亢盛。外部环境紧张激烈的竞争,无限的攀比和欲望膨胀,也使的人们内生心火,不能自持。我看禁止多动症孩子吃鸡肉,巧克力、羊肉串、碳酸冷饮是绝对必要的。成人学会静坐、站桩,对克服焦躁情绪是有帮助的。不由得想起《黄帝内经》的一段话:“是以志闲而少欲,心安而不惧,形劳而不倦,气从以顺,各从其欲,皆得所愿。故美其食,任其服,乐其俗,高下不相慕,其民故曰朴。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,淫邪不能惑其心,愚智贤不肖,不惧于物,故合于道。”
|